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 首页
  • 时尚
  • 百科
  • 探索
  • 热点
  • 焦点
  • 娱乐
  • 当前位置:首页 >综合 >“多巴胺消费”兴起 为快乐“买单”还是消费主义盛行? 年轻人为热爱买单的还消同时

    “多巴胺消费”兴起 为快乐“买单”还是消费主义盛行? 年轻人为热爱买单的还消同时

    发布时间:2025-05-12 06:19:03 来源:妙想云舍 作者:热点

    “多巴胺消费”兴起 为快乐“买单”还是多巴消费主义盛行?

    编辑:汤晓雪 来源:羊城晚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4-03-15 11:34:40 【字体:小 大】

      一场点燃热情的演唱会、一趟轻松惬意的胺消出门旅游、一次酣畅淋漓的费兴费主滑雪运动……近年来,一种名为多巴胺的快乐“快乐因子”悄然潜入日常生活,刮起了注重“个人体验和及时满足”的买单多巴胺消费新风尚。年轻人为热爱买单的还消同时,也带动了文娱演出、义盛酒店住宿、多巴文旅餐饮以及相关配套装备等市场的胺消回暖升温。但有专家提醒,费兴费主要结合实际和长期规划把握好分寸,快乐避免陷入过度消费和盲目跟风的买单“陷阱”。

      迎来“井喷式”观演和旅游

      刚刚过去的还消2023年,是义盛线下演出“久旱逢甘霖”的一年。

      来自广州的多巴“95后”黄小姐(化名)微信朋友圈的置顶,有着一份2023年的特别总结:5场演唱会、1场Livehouse、1场英雄联盟职业联赛……她告诉记者,去年看了杨千嬅、五月天、伍佰、胡夏、陈奕迅的演唱会,总数不算多,但作为歌迷已经很满足了。

      演出市场复苏是真的,票难抢也是真的,开票即“秒没”。黄小姐表示:“价位门槛也不低,动辄500元起步。如果在票务平台抢不到,就在二手闲置平台收票,算下来花了将近5000元。”

      “最开始是想凑个热闹,重新感受线下看演唱会的氛围。跟着带感的乐队节奏,现场大家一起拿着荧光棒,大声地跟唱甚至站起来合唱、蹦迪,那一刻真的很解压很快乐,不用在意外界目光大胆释放情绪。后来根本停不下来,一场接着一场,希望今年能看上凤凰传奇的演唱会。”谈及观演的心路历程,她如此描述。

      年轻人情绪的出口除了观看演出,还有出行旅游。

      “95后”的李小姐(化名)在广州从事品牌策划。“作为上班一族,我非常珍惜现有的每一个小长假,通常会选择旅游放松。2023年前前后后跟团玩了10趟左右,去了福建漳州、广西贺州、香港、澳门、甘肃敦煌、青海、福建福州、四川甘孜、黑龙江哈尔滨。”

      印象最为深刻的当属大西北之旅。“晚上9点半在敦煌的鸣沙山看日落,凌晨躺在青海湖旁的沙滩上看流星,爬上了曾在地理书上看过无数次的祁连山,大自然的造物之美就这么呈现在眼前。”李小姐补充提到,“今年年初,我还勇攀了雅拉、贡嘎、四姑娘山三座雪山。旅游是一件非常快乐且放松身心的事情,可以在一个新的城市、一处新的地方探寻新的世界、接触新的人和事物,由此产生新的认知。”

      当被问及这是否属于“井喷式旅游”时,她向记者坦言,相比过去几年,出行旅游频率确实大幅上升,大家很珍惜能够在户外的美好时光,也能缓解工作上的焦虑与疲惫。另外,很多年轻人特别是“95后”“00后”会选择当旅游博主,或者是二三十岁的“互联网大厂人”裸辞后旅居生活,一边旅游一边用属于自己的方式赚钱。比起物质消费,他们更愿意为自己的情绪和精神买单。

      追求快乐的同时避免“掉坑”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营业性演出场次达34.24万场,累计观演人次达1.11亿,演出票房收入315.41亿元,均超过2019年全年水平,并有大幅增长。在“引流”方面,2023年五一期间,大型演唱会和音乐节项目带动演出票房之外的交通、食宿等综合消费规模就超过了12亿元。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国内出游人次48.91亿,同比增长93.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4.91万亿元,同比增长140.3%。就在刚刚结束的春节长假,国内旅游出游4.74亿人次,总花费6326.87亿元,多地出现了以往少见的“人从众”景观。

      鲜活滚烫的数字背后,是热闹红火的消费场景,更潜藏着年轻主力军的“消费哲学”。

      北京社科院研究员王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多巴胺消费的兴起,与当下年轻人的生活压力、社交需求、追求及时满足感有关。“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物质上的拥有,更加注重生活品质和情感体验,在体验新事物、享受乐趣时获得愉悦感。这种消费观念的转变,也与社会文化的多元化、个性化趋势相吻合。”

      不过要注意的是,为快乐“买单”需结合实际把握好分寸。王鹏提醒,一方面,过度追求快乐和满足感可能会陷入“消费主义”的陷阱,产生浪费;另一方面,这种新型消费模式让部分年轻人忽视长期规划和储蓄,对未来的生活造成潜在影响。此外,多巴胺消费或许还会引发一些社会问题,例如盲目跟风、攀比心理等。至于多巴胺消费能否“接着奏乐接着舞”,则取决于消费者对于价格和价值的认知变化、市场竞争以及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文/羊城晚报记者 黄颖琳


    • 上一篇:金寨⇋上海列车!正式开通
    • 下一篇:外交部否认中美就关税问题进行磋商谈判

      相关文章

      • 安图:吹响项目建设“冲锋号” 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北京平谷:持续推进特种设备执法检查行动
      • 广西龙胜:加强保健食品抽检 让养老诈骗套路无机可乘
      • 安徽滁州“你点我察”消费体察进装修行业
      • 查分了!考试成绩发布→
      • 福建福州:严把价格稳定关
      • 福建福州:严把价格稳定关
      • 快戳!怎么认捐一棵古树,绿美广东古树认捐项目指引来了→
      • 吉林省中华参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深耕人参产业40年 以非遗技艺擦亮“中华参”金字招牌
      • 福建厦门:“互查互学互促”守护高校食堂饮食安全

        随便看看

      • 泰拉瑞亚魔法武器全解秘典 从基础法杖到终极星云深度解析指南
      • 北京平谷:持续推进特种设备执法检查行动
      • 江苏昆山:全力规范大闸蟹市场秩序
      • 渔公子|江苏“养蟹超人”年入?辆跑车
      • 全民超神睡眠之神邦妮图鉴属性技能全方位解析与实战技巧深度剖析
      • 安徽滁州发布装修消费提示:签订装修合同 警惕“消费陷阱”
      • 陕西省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工作推进会暨食品抽检业务培训会召开
      • 英国证实将撤销和停用精甲霜灵种子处理剂
      • 聚焦茶叶过度包装|山东泰安:选茶用茶重品质 过度包装之风不可长
      • 江西印发“三张清单” 完善包容审慎监管方式
      • Copyright © 2025 Powered by “多巴胺消费”兴起 为快乐“买单”还是消费主义盛行? 年轻人为热爱买单的还消同时,妙想云舍   辽ICP备97645398号sitemap